您的位置:动植物 > 中草药 > 茜草图片及茜草种类
中草药

茜草图片及茜草种类

日期:2012-12-04    人气:4246   

  【中药名】茜草 qiancao

  【别名】血见愁、活血丹、地血、风车草、八仙草、破血草、红内消、红茜根。

  【别名】Rubiae Radix Et Rhizoma。

  【来源】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L.的根及根茎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攀缘草本,长1~3米。支根数条或数十条,细长,外皮黄赤色。茎方形,有4棱,棱上有倒生刺。叶4片轮生,有长柄,叶片卵状心形或狭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部心形或圆形,全缘,叶脉3~5条,自基部射出,叶柄和叶下面中肋上均有倒刺。聚伞花序圆锥状,腋生或顶生,花小,花冠5裂,淡黄色,子房下位。浆果。

  【产地分布】生于原野、山地的林边、灌丛中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
  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苗,去净泥土及细须根,晒干。一般以秋季采者为佳。茜草炭:取茜草片,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,内部老黄色,喷洒清水,放凉。

  【药材性状】根茎呈结节状,根丛生,粗细不等。根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10~ 25厘米,直径0.2~l厘米,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,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,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皮部狭,紫红色,木部宽广,浅黄红色,导管孔多数。无臭,味微苦,久嚼刺舌。

  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苦。归肝经。

  【功效与作用】凉血、止血、祛瘀、通经。属止血药下分类的凉血止血药。

  【临床应用】用量6~9克,内服煎汤,或入丸散,治疗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外伤出血,经闭阏阻、关节痹痛、跌扑肿痛。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。

  【主要成分】含紫茜素、茜素、茜草色素等成分。小鼠口服根煎剂有明显止咳和祛痰作用,但加酒精沉淀后,滤液即无效;根煎剂能对抗离体兔回肠的收缩作用;根水提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,产妇口服亦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;根温浸液能扩张蛙足蹼膜血管,并稍能缩短家兔的血液凝固时间;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
  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。

来源:http://www.uchis.com/zhongyao/10686/
上一篇]青山安息香 [下一篇]荠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