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动植物 > 花卉大全 > 大花蕙兰图片及大花蕙兰种类
花卉大全

大花蕙兰图片及大花蕙兰种类

日期:2014-12-10    人气:20249   

别名:喜姆比兰、蝉兰、西姆比兰、虎头兰

英文名:Cymbidium

拉丁名:Cymbidium

科属:兰科、兰属

花语:丰盛祥和、高贵雍容

产地分布:广西西南部、四川西南部、贵州西南部、云南和西藏东南部

简介

  大花蕙兰(拉丁学名:Cymbidium),又叫喜姆比兰、蝉兰、西姆比兰等,是原产于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的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、色泽艳丽、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。大花蕙兰叶长碧绿,花姿粗犷,豪放壮丽,是世界著名的“兰花新星”。大花蕙兰,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、色泽艳丽、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,至今,大花蕙兰的栽培品种已有进2万个。大花蕙兰叶长碧绿,花姿粗犷,豪放壮丽,是世界著名的“兰花新星”。它具有国兰的幽香典雅,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,日本人民称它为“东亚兰”,欧美人士又叫“新美娘兰”,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,成为兰花中的庞大品种群,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,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倾爱。

 

cutie3.jpg

形态特征

常绿多年生附生草本,假鳞茎粗壮,属合轴性兰花。假鳞茎上通常有12~14节(不同品种有差异),每个节上均有隐芽。芽的大小因节位而异,1~4节的芽较大,第4节以上的芽比较小,质量差(卢思聪,2004)。隐芽依据植株年龄和环境条件不同可以形成花芽或叶芽。叶片2列,长披针形,叶片长度、宽度不同品种差异很大。叶色受光照强弱影响很大,可由黄绿色至深绿色。大花蕙兰的根系发达,根多为圆柱状,肉质,粗壮肥大。大都呈灰白色,无主根与侧根之分,前端有明显的根冠。内部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构造,其皮层较为发达,有防止根系干燥的功能。大花蕙兰花序较长,小花数一般大于10朵,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(衣彩洁等,2003;陈璋,2004)。 花被片6,外轮3枚为萼片,花瓣状。内轮为花瓣,下方的花瓣特化为唇瓣。大花蕙兰果实为蒴果,其形状、大小等常因亲本或原生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。其种子十分细小,种子内的胚通常发育不完全,且几乎无胚乳,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(卢思聪,1994;陈璋,2004)。其中绿色品种多带香味。花大型,直径6~10厘米,花色有白、黄、绿、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。

生长习性

大花蕙兰喜强光,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,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,生长适温为10-25℃,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,当夜间在10℃左右时长势良好,花茎正常伸长,多在2—3月开花。在冬季温度低于5℃时,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,花茎短。但越冬温度在15℃左右时,则植株叶片绿且有光泽,开花提前到1-2月,以供应春节市场。非常喜湿,但要注意通风,否则易得炭疽病,小苗湿度应在80%至90%,中大苗湿度应在60%至85%。花径柔软,须竖以支柱支撑,保持直立状态。

养殖管理

 1、土壤:大花蕙兰要求疏松透气、排水良好的栽培基质,可用腐叶土种植,也可用苔藓、炭屑、蕨根、木炭、树皮块、碎砖等混合栽培。不宜用普通的培养土和种植中国兰花的培养土种植。通气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会导致根系腐烂。
 2、浇水: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,春夏秋三季,在给予根部充足水分的同时,应经常叶而喷水。但在早春开花后,大花蕙兰的短暂休眠期内,必须少浇水,待新芽生长出较大的新根时才能多浇水。

 3、阳光:大花蕙兰生长需充足的散射光,夏秋季应用遮光网遮阳50%左右,阴天或冬春季阳光柔和时要打开遮光网接受直射光。但在开花期应将兰株置于较弱光照的地方,以便其开花鲜丽。

病虫防治
大花蕙兰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、疫病、灰霉病。 ①炭疽病多发生于春夏高温季节通风不良的环境。防治方法为:喷洒代森锰锌1000倍溶液或扑克拉乳剂2000倍溶液,每周一次,连续3次。 ②疫病多发生于通风不良的环境。防治方法为:喷洒锌锰灭达乐1500倍液或普力克800倍液。 ③灰霉病发生于温度较低、湿度较高、通风不良的环境。防治方法主要是改良环境,加强通风降温工作。 大花蕙兰常见虫害主要有介壳虫与红蜘蛛。 ①介壳虫主要发生在春梅雨季,可用万灵、速扑杀防治。 ②红蜘蛛可通过定期喷施螨效防治。

 

来源:http://www.uchis.com/hua/11265/
上一篇]木芙蓉 [下一篇]蟹爪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