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纹小鲃 - 基本信息半纹小鲃 中文名:半纹小鲃 别名:条纹二须鲃、黄金条、五线小鲃、半间鲫、条纹小鲃、五线无鬚鲃 英文名:Chinese barb ,Golden barb 命名者: (Günther, 1868) 科中文名: 鯉科 科号科名: F102 Cyprinidae 原产地/分布:中国南部 成鱼体长:6 - 7 cm 性格:温和 适宜温度:21 - 26 ℃ 酸碱度:PH 6 - 8 硬度(dGH): 4 - 18°N 活动水层:中层 繁殖方式:卵生 有毒魚类: 否 经济性: 否 食用魚类: 否 观赏鱼类: 是 同种异名: Barbus aureus, Barbus hainani, Barbus semifasciolatus, Capoeta semifasciolata 參考文献: 台湾鱼类志(沈等, 1993);台湾淡水及河口鱼类志(陳&方, 1999) 沈世傑 編 Shih-Chieh Shen ed. 1993 陳義雄,方力行 1999 典藏标本: ASIZP0057066. ASIZP0059020. ASIZP0060706. NMMBP02679. NMMBP02917. NMMBP02941. NMMBP03906. NMNSF00702. NMNSF01037. NMNSF01333. NMNSF01346. NMNSF01551. NMNSF01618. NTHUB01875. NTHUB01876. NTHUB01878. NTMP0938. NTMP1418. NTUM00427. NTUM00429. NTUM01985. NTUM01987. NTUM01988. NTUM01989. NTUM01991. NTUM01992. NTUM02002. NTUM02005. USNM00191278. USNM00200265. 濒危状态: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半纹小鲃 - 形态特征半纹小鲃 体侧扁,呈纺锤形,须一对,眼上方具红色光泽,鳞片大。鱼体呈银青色,背部颜色较深,腹部金黄,体侧具4条黑色横纹及若干不规则小黑点。尾鳍叉形,雄鱼的背鳍边缘及尾鳍带橘红色。雌鱼体侧有4~6块明显横斑,雄鱼腹部则为鲜红色,体侧同样具数块横斑。此外,雌雄鱼的各鱼鳍末端为淡橘红色,眼睛周围同为红色。因此,一般钓鱼的人都称之为“红目仔”。 半纹小鲃 - 栖息生态喜栖息于平原河川中下游的水渠、田沟、水塘的缓流区中,常与石鲋类小鱼混游。杂食性,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及丝藻为食。适应力强,能在17~26℃的水温中生长,吃动物性饲料,是卵生鱼类。 半纹小鲃 - 世界分布中国、中国台湾、 半纹小鲃 -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南部、海南岛及台湾等地,现已被引进世界各国做为观赏用魚。 半纹小鲃 - 鱼业利用小型魚类,受水域污染及大量使用农药,现已难看见野生族群。或可当观赏用魚。[1]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