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鳐 - 概况刺鳐 中文名:刺鳐 英文名:Thoback Stingray 学名: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 最小水族箱尺寸:1500升 饲养难度:困难 饲养要求:盐度1.020-1.025,酸碱度8.1-8.4 性情:凶猛 水族箱最大成体尺寸:65厘米 珊瑚兼容性:危险 食物要求:肉食 主要产地:墨西哥、东太平洋 种属:鳐科 刺鳐 - 外形及习性刺鳐 刺鳐属于软骨鱼类,俗称黄貂鱼,它们的身体扁平,尾巴细长,有些种类的刺鳐的尾巴上长着一条或几条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。被刺鳐刺死,在海洋生物专家眼中相当罕见。悉尼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代理主任柯曼表示,刺鳐攻击人是“相当罕见”的海底事故。 刺鳐通常是褐色、灰褐色或橄榄褐色。从背部到尾巴有三排脊刺。在野外,它通常把自己埋在沙子或泥里,寻找蠕虫、蟹子、虾或贝类。需要一个很大的水族箱饲养,大约1500升以上,因为它直径能达到60厘米,长度超过90厘米。开口很困难。当刚入缸时,用小块干净的鱿鱼或活的盐水虾诱其开口。开口后可以喂食虾、贝类及新鲜的鱼肉。因为个头大,很难适应水族箱生活,建议由专家饲养在水族馆中。 刺鳐 - 危害刺鳐的招牌动作是状如翅膀的胸鳍波浪般在海里摆动,尾部软骨组织细长如鞭带有毒刺。已知的刺鳐约480种,据1995年的《危险海洋生物─野外急救指南》,刺鳐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,尾部可达37公分长。如被刺到胸腔,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,特别是心脏部位受伤的话,需紧急开刀,不过伤及心脏通常都难逃一死。 刺鳐 - 淡水刺鳐淡水刺鳐生活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河流,体型巨大,身长可达到5米,体重可达600公斤。科学家对这种动物知之甚少,淡水刺鳐很难被人发现,因为它们往往隐藏在河底的沉积物中。它们主要以蛤蜊和螃蟹为食,通过电脉冲探测到猎物的存在。它们长有一个倒钩,内含致命毒素,它们的刺长度可达到38厘米。 来源:http://www.uchis.com/yu/1473/ |